你說,該如何解決孩子老是以哭鬧的方式跟你要玩具,這個問題。
匆促的100分鐘裡無法一一回應,但回家路上甚至是跟孩子們依偎在床上的時候,我非常認真的思考著這個問題。以下,是給你的育兒經驗分享。
對一個零歲兒來說,跟世界溝通的方式除了肢體動作,另一個更進階的行為就是『發出聲音』。可是,孩子在一歲以前,大腦的工作就是負責「吸收」,包括語言發育,照顧者若經常跟孩子說話,媽媽就要瞭解他們其實都「聽進去了」。
要如何獲得證實呢?一歲以後你的孩子就會告訴你了。
如果寶貝會用「大哭」的方式尋求你的回應,也造成你生活上的困擾,也許可以在寶貝情緒較和緩的時候,告訴她家裡所有玩具的名稱,例如:「寶貝來,這是搖搖鈴,給你拿著」、「這是書本,給你翻翻看」…
若孩子表示興趣,媽媽就跟他對話「你喜歡這個嗎?」用這樣宛如蓋城堡般的慢速來累積孩子與你的生活默契,有一天他會明白,可以試著用發出『類似的音調』來要求媽媽拿玩具給他。
倘若,你只是好奇孩子這樣的行為反應,尚未造成極大的影響,那麼,就用疼愛他的心,盡量滿足他吧!人的一輩子裡就這麼一丁點時光,可以讓他這樣完完全全依賴著你,才能繼續快樂的生活下去。
我相信在你那溫暖笑容底下,一定有著會嚇到自己的超能力的!